克隆氏病 |
|||
克隆氏病是一種慢性腸道炎症,多出現於小腸,但亦可影響整個腸道。常見的發病年齡為青少年期,幼童發病比較罕見。 受影響腸道的腸壁會出現發炎,並刺激腸道分泌黏液,因而影響養份的吸收,引起營養不良及腹瀉。該症的主要症狀是持續或間歇性發燒、腹痛、腹瀉與腸道出血。長期的腸道發炎,可能引致腸道狹窄及梗塞。又因腸壁各層都受影響,會容易發生膿腫及?管等併發症。長期受此症困擾的兒童,生長發育亦會因而受阻。 克隆氏病的成因,至今仍然不明,一般相信跟遺傳、環境、飲食習慣和免疫功能等因素有關。相對於西方人士,克隆氏病在華人中並不常見,但過去五至十年間,香港的患病人數有明顯增加的趨勢。根據近期香港兒童腸胃、肝臟及營養科學會的統計,全港患有此症的兒童大約有三十五至四十名。 目前還?根治此症的方法,但大部份患者經過適當的休息、小心的飲食控制,再配合類固醇、免疫抑制劑、抗生素等藥物治療,都可有效控制炎症,而較嚴重或有併發症的患者,則需要接受靜脈營養補充或外科治療。最新的臨床試驗顯示,新藥「INFLIXIMAB」對治療嚴重的克隆氏病效果良好,有助減低病者對類固醇的倚賴和防止副作用的產生。
|
|||
疾風勁草基金 copyright |